設為首頁|加入收藏
登錄|注冊
您的位置:首頁 > 經濟>

稷山:基本農田加速升級

來源:運城日報發布者:時間:2022-11-28

記者 范 娜
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,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,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。

兩年來,稷山縣委、縣政府先后在北京、太原舉辦了兩屆后稷論壇。后稷論壇以農耕文化為紐帶,以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使命,對全縣扛好傳承弘揚后稷農耕文化之責,積極探索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。

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,建好永久基本農田是根本。稷山縣積極貫徹落實國家、省、市關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安排部署,從戰略層面把握、從政治高度考量,深刻把握做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的特殊意義,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切實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,真正實現了旱澇保收、高產穩產。

高位推動,規劃先行

站在蔡村鄉西柏村一休閑平臺俯瞰,平坦筆直的深色瀝青田間路向遠方延伸,與道路兩側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色麥田相映成輝。

隨行的稷山縣農業農村局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組負責人趙小軍介紹:“這是坑東村2021年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,田間道路寬4.5米,長近5公里,已全部完工,將于12月初驗收?!?/p>

稷山縣崔村的高標準農田U型防滲渠。記者 陳方斌 攝

坑東村是稷山縣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,建設面積2340畝,主要建設內容為修建田間道路10公里,鋪設管道2.2萬米,施肥470噸,配套電纜1500米,建成潛水泵11臺、機井房2座、墑情監測站1座。

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全面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“藏糧于地”戰略的重要抓手,是鞏固糧食安全生產能力、做好糧食安全頭等大事的關鍵舉措,是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,是統籌安全和發展的一項底線任務。

稷山縣始終站在實施國家戰略、保障糧食安全、夯實執政基礎的高度,把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落實糧食安全的實際舉措,加強組織領導,抽調精兵強將,成立稷山縣高標準農田建設辦公室,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制度,組織項目區村干部、設計單位、監理單位、施工單位召開推進會議,形成高位推動、上下聯動、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,營造了全民行動、多方參與的濃厚氛圍。

同時,從技術標準、感官標準和群眾滿意標準等方面,從初設、施工、驗收等全過程、全鏈條進行規范,確保所有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。

在項目推進上,實行掛圖作戰,將每個項目、每個標段任務量排出,明確時間節點、目標任務,加強調度、加快實施,全力以赴推進農田項目建設進度。

稷山縣堅持發揮高標準農田在提高耕地質量、增加耕地面積、改善農村面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,按照“統一規劃、統一標準、集中投入、共同建設”的要求,科學編制縣域高標準農田建設年度計劃。優先選擇土地規模流轉、水土資源條件較好、開發潛力大、配套能力強、干部群眾積極性高的糧食生產功能區,建設了一批示范工程,發揮輻射帶動作用。

目前,該縣已制定《稷山縣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(2021—2030年)》,在總結“十二五”以來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的基礎上,闡述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大意義,梳理了現階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有利條件,提出了2021年—2030年稷山縣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指導思想、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,明確了建設標準、建設內容、區域布局、建設重點、建設管理和建后管護等,為指導稷山縣科學有序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了基本依據。

加緊施工,全力推進

坑東村高標準農田項目已經完工,稷峰鎮崔村的項目建設也接近尾聲。

稷山縣崔村的田間路正在砂石化建設。 記者 陳方斌 攝

11月23日,在崔村一條田間路鋪設現場,伴隨著運料車的隆隆聲,幾名工人正揮著鐵鍬把車上的砂石料鏟灑到路面上。

“這是在崔村鋪設砂石路的最后一道工序。我們把崔村通村路進行了硬化,3500多米通村路變成了水泥路,把田間路變成了砂石路,鋪設了近3000米。目前,水泥路已全部完工,砂石路的鋪設只剩下最后一道工序?!壁w小軍介紹道。

崔村有耕地3800多畝地,主要以種植莊稼為主。曾經的田間路都是土路,收種季一遇下雨天就無法下地干活,這幾年即便農業機械普及,但泥濘的田間路還是阻礙了種植。

“路很重要!”村民李天路邊用鐵鍬鏟著砂石料邊說,他家有12畝地,有過多次該種麥的時候因路泥濘種不成的經歷。

“這次政府在我們村鋪了3500多米水泥路,還修了水渠,農業投資這塊,我們都很喜歡。以前我們村修的水渠不結實,澆地澆不成,這次修的水渠是高標準的,用個三五年都不會壞,在灌溉上幫我們解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?,F在水渠覆蓋了所有耕地,很方便,我們到地頭一開開關就澆了?!崩钐炻犯吲d地說,過幾天水渠都派上用場了,小麥冬澆就能用上。

崔村是稷山縣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,建設面積1950畝,主要修建了田間道路6000米,鋪設管道2100米,修建渠道3900米,施肥390噸。

今年以來,稷山縣嚴格按照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的安排部署,全面完成2020年高標準農田項目竣工驗收工作的同時,全力推進2021年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工作。

2021年,全縣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面積6.9萬畝,涉及5個鄉鎮26個村,于2021年12月完成招投標并開工建設,截至目前,已完成工程的99%,剩余未完成的1%主要是部分砂石路鋪設及道路路肩整修。

稷山縣歷來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。自“十二五”以來,全縣共實施農田水利工程項目28個,總投資4.2億元,涉及全縣7個鄉鎮130個行政村。其中,高標準農田項目23個,總投資3.55億元,總面積32萬畝。

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中,全縣累計鋪設田間道路700余公里,修筑渠系600余公里,埋設管道1000余公里,更新農用機井233眼,配套水利設備7000余套,架設輸電線30余公里等。

項目實施以來,全縣的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,規?;洜I和機械化作業能力大幅增強,耕地質量和效益大幅提高;農田環境得到有效改善,農田面貌更加整潔,農田生態系統更加穩定,有力帶動了廣大農民增產增收。如今,項目區畝均增產約80公斤、降本40元左右,年可實現糧食增產1800萬公斤,增收約5040萬元,有效提高了農戶的種糧積極性。

“建”“管”同步,長效管護

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不斷推進,稷山縣41.68萬畝基本農田中,已有32萬畝被打造成高標準農田。

稷山縣崔村的高標準農田U型防滲渠。 記者 陳方斌 攝

稷峰鎮下廉村的基本農田也即將變成高標準農田。

“下廉村是我們縣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,建設面積為1150畝,主要建設內容為修建田間道路2400米,修建渠道4200米,施肥180噸?!壁w小軍介紹說,在驗收2020年項目、推進2021年項目建設的同時,全縣還大力開展2022年高標準農田項目設計及建設工作。2022年項目建設面積4萬畝,涉及5個鄉鎮20個村,項目已于11月開工建設,預計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。

此外,稷山縣還積極規劃設計2023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,規劃設計面積3萬畝,其中新建1萬畝,改造提升2萬畝,共涉及2個鄉鎮10個村。目前已完成項目可研工作,正在開展初步勘測設計工作。

高標準農田“三分建、七分管”。稷山縣著重抓好管護工作,在管理過程中,建立健全制度,著力抓好落實,嚴格執行公示公告制、合同制、招投標制、監理制、結算審核制,嚴格執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等,以制度管人,以制度管事。堅持“長久立”原則,通過多方調研,全面加強制度建設,研究制訂了《稷山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后管護辦法(試行)》《稷山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后管護細則(試行)》《稷山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績效考核辦法(試行)》等8項方案。

按照“誰受益、誰管護、誰使用、誰管護”的原則,健全完善了“縣負總責、鄉鎮監管、村為主體”的建后管護責任體系,形成了“縣+鄉鎮+村”的三級聯動機制,明確了管護主體、內容、標準、資金等。目前,全縣已組建了195人的專職管護隊伍,并建立管護臺賬,開展了業務培訓。

“接下來,我們將持續完善長效機制,加強后續監管,確保全縣高標準農田實現高質量建設、高效率管理、高水平利用,向全縣人民交一份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合格答卷?!别⑸娇h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俊良如是說。

網站聲明

運城日報、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(含圖片)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,例:“運城新聞網-運城日報 ”。

凡本網未注明“發布者:運城新聞網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