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運城日報發布者:時間:2022-12-01
楊紅義 楊 琳
不信謠、不傳謠,不盲從、不焦慮,文明上網、理性發言;主動擔當、奉獻大愛,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;靜默“宅”家,修身養性,操練廚藝“花樣百出”……面對疫情大考,無數個普通人身體力行,不斷亮出“文明范”,讓“好公民”成為戰勝疫情眾志成城的“運城力量”。
良好的公民素養和國民心態是疫情防控的“硬核”力量,更是推動戰疫積極向好態勢不斷拓展的精神之盾。疫情再次侵襲,婚禮延期、聚會取消、放棄外出等,這種個人利益的“犧牲”,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保護,同時也是特殊時期最理性的個體選擇。身為“好公民”,要守住心理“綠碼”,把握自由與約束、個體與全局的關系,相信黨和政府的強大動員和應對能力,保持正向積極思維,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。
疫情面前,每個人都是防控鏈條中的重要一環,提高個人防疫素養成為每位公民的“必修課”。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常通風、少聚集,這是提高行為素養的基本功;合理飲食,保持充足睡眠和適量運動,這是加強健康素養的常修課……故而,對每個公民而言,提升防疫素養其實是一個多維度的長期自我要求與修煉。經歷戰疫洗禮之后,移風易俗能否成為普遍共識和常態,顯然值得我們每個人認真權衡利弊得失,從我做起把文明規則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本質上,疫情也是對民眾科學素養與公民精神的“拉練”。疫情面前,最重要的是建立對科學的敬畏。遵循科學的“自我保護指南”,不被蹭疫情夾帶私貨的“鞭炮防傳染,吸煙能消毒”等話語所蒙蔽;多循守理性,穩住心神,壓住陣腳,不盲目、不恐慌、不信謠言,自覺服從防疫管控安排,盡量避免成為交叉感染的一環……這些都是“好公民”應有的價值自覺。
一盤棋,一條心,一股繩。這場戰爭沒有后方,每個人都在前線。響應政府號召,履行防控義務,爭當“好公民”,亮出“文明范”,就一定能戰勝疫情。
運城日報、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(含圖片)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,例:“運城新聞網-運城日報 ”。
凡本網未注明“發布者:運城新聞網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