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為首頁|加入收藏
登錄|注冊
您的位置:首頁 > 文史>

清朝的錢鋪、煙鋪

來源:發布者:時間:2022-12-01

□劉永加

鋪戶在明代叫鋪行,據明沈榜《宛署雜記》記載:“鋪行之起,不知所始。蓋鋪居之民,各行不同,因以名之。國初悉城內外居民,因其里巷多少,編為排甲,而以其所業所貨注之籍?!逼渲?,“鋪居之民”是指北京城市按所從事的行業占籍、并被編入坊廂一牌—鋪體制中的城市居民,其中有不少是搞經營的鋪戶。

京城鋪戶的經營門類很多,其中錢莊票號因其獨特的經濟屬性,而成為京城的主要行業之一,被稱為“商業中最大的買賣”。

在北京的銀號鋪戶中,創建于康熙六年的正乙祠,是浙江人最早創辦的銀號,因其供奉正乙玄壇老祖所以名之,也稱銀號會館。當時正乙祠位于正陽門旁,與眾多鋪戶列肆而居,“操奇贏,權子母,以博三倍之利”。

此外,還有一些兼營錢莊生意的鋪戶,位于護國寺西口路東的柳泉居,發軔于清初,已經數百年了,本來他們是開酒館的,也兼辦理存取款。由于其資本厚、信譽堅,雖存款利息不高,但人們以其殷實可靠,往往不在意利息,樂于往這里存款。

京城的金融業從晚清才迅速發展起來,大小銀號、錢莊生意興隆,形成了號稱四大恒的錢肆巨擘。

“所謂四大恒者,京師有名錢肆也,凡四家,其牌號皆有一恒字”,即恒和、恒利、恒源、恒裕四大錢莊。當時,京中人們以行使四大恒銀票為體面。

此外,錢莊票號的匯兌業也很發達。不僅工商業及富豪大戶使用匯兌業務,而且已經深入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。

老舍曾記載母親每月領回他的俸銀后,在街上就能隨手兌換現錢。那時,煙鋪和錢號、銀莊一樣,也兌換銀兩,自然很是方便。

但是,這些隨處可見的錢鋪、煙鋪往往會缺乏誠信。有的煙鋪兼營兌換業務,并出錢帖,往往出帖多了就隨時關門,卷款溜之大吉。雖然朝廷對經營錢鋪的商人要求五家互出保結,以防止奸商關鋪潛逃,但欺詐行為仍時有發生。

在《都門紀略》中就有對初來京城的人提醒:“京師錢鋪,時常關閉??蜕虛Q錢,無論錢鋪在大街小巷與門面大小、字號新舊,必須打聽錢鋪虛實。不然,今晚換銀,明日閉門逃走,所開錢帖,盡成廢紙?!?/p>

(《北京日報》)


網站聲明

運城日報、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(含圖片)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,例:“運城新聞網-運城日報 ”。

凡本網未注明“發布者:運城新聞網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