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發布者:時間:2022-12-01
□南福明
舊時,新絳縣的城鄉間,穿街走巷的貨郎擔子、賣鹽倒醋的小推車子、戧刀磨剪子的長板凳子、手拿火鉤邊走邊吆喝的補漏鍋的、一頭涼一頭熱的剃頭挑子、換油郎的油簍子、賣豆腐的大方盤子、專進學堂門的書倌子……撥浪鼓聲、各種吆喝聲,此起彼伏,像一部交響樂。將近年關,賣糖果、芝麻糖和一種能用嘴一吹一吸發出好聽聲響的俗稱“頂吧”的玩意兒的擔子,最是吸引人。
貨郎擔子上有花花綠綠的頭繩、姑娘們喜歡的彩帶、手絹、五顏六色的絲線、小鏡子、木梳子、香粉盒、肥皂;老頭頭上戴的瓜皮帽、老太太頭上戴的黑絲網(俗稱“頭絡子”)……各種小日用品。貨郎們就是色織、絲織、制鏡、香粉、香皂等作坊產品的零售商。
▲貨郎圖
賣鹽倒醋的小販背后都有當地釀醋業、鹽店及調味品加工作坊作為貨源。新絳的米醋、汾城的米醋、家家都會做的柿子醋,不僅豐富了人們的味蕾享受,也是人們掙錢的門道。
換油郎背后是常年榨油的作坊。賣豆腐的背后是豆腐坊。書倌子背后是印刷業,新絳就有石印,早在宋元時期就有雕版印刷。至于制墨、制筆、制硯及墨盒的制作則各有其歷史。新絳原有不少筆墨莊,澄泥硯的制作,更是馳名全國。
過小年吃糖瓜、芝麻糖,說是怕小孩過年時嘴上沒有把門的,說出不吉利語言,讓用來粘住嘴的,也有說作為供品,讓灶王爺上天后多言好事,保一家平安的。這背后是麥芽糖制造業作坊,絳州河津縣的芝麻糖在近年也很出名。
有句歇后語形容別人能說會道:“翼城的砂鍋,一套一套的?!惫沤{州是水旱碼頭,絳州所轄翼城縣盛產砂鍋,用來燉魚、燉肉、燉酸菜,味道那叫一個好。絳州的火鍋出名,銅火鍋做出來很好吃,其實,砂火鍋燉出來的這一絳州名吃,才是最有獨特味道的佳肴。每年過年前后,賣火鍋和砂鍋的擔子、賣各種碗筷的擔子也會到處叫賣。誰家過新年不添碗筷呢?添碗筷,意味著添人進口,是大喜事,也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期盼。
走村串巷的攤販,不僅賣豆腐腦、涼粉,還賣豌豆粉。豆腐腦是配早餐的,涼粉在夏天最受歡迎,而豌豆粉可當涼菜,這背后是粉坊與豆腐坊。粉坊一邊制作粉條,一邊也賣一種叫“游粉”的液體,加進米湯,再下點面條,再放入豬卷子碎塊、花生米,可做成游粉飯,也是新絳一道名吃,有句俗語:“家有游粉飯,給肉都不換?!?/p>
剃頭師父,以晉東南來此間做工的為多,也有本地人做老板,晉東南手藝人打工的。剃個光頭一角五分錢,推個分頭兩角錢。會給老頭刮胡子刮臉,給年輕人留下“洋樓”。
間或,也有賣牛肉、驢肉的小販,走村竄巷地叫賣,對小孩子吸引力最大。
用糖塊換繩頭、破銅爛鐵,常常是貨郎擔子很賺錢的生意。繩頭、破布換幾個糖塊,孩子們喜歡得不得了。貨郎擔子也有一種用泥做的經燒制后可以吹響的口哨,孩子們叫它“狗哨”。小孩子會從家里偷偷拿出些破布、爛鞋、爛鐵來跟貨郎換,吃虧與否是全然不問的。爛布鞋,不要鞋底子,小孩子便會撕開鞋底,貨郎用秤稱一下,算好給你幾塊糖或“狗哨”。大人跟在后面的,可能不會吃虧。
游商小販中,有一種白鐵匠,專做錫活。他將雇主家送來的舊錫壺、舊錫尿盆、舊錫做的燈臺加熱融化,再將錫溶液倒入模具中,冷卻后打制成新錫壺、新尿盆、新燈臺。一經拋光,跟新的一模一樣。誰家娶新媳婦不需要??!這也是一業。還有一種專門釘碗的。碗有粗瓷與細瓷之分。粗瓷碗便宜,打破了一扔,不心疼。細瓷碗破了,一般都要讓釘碗的師父把破了的碗片對在一起,用銅巴子合好縫,釘在一起。按用銅巴子數算錢,比買新碗便宜。在冬天,農村人不下地,圍著小爐匠、白鐵匠、鋦碗匠、戧刀磨剪子師傅,一邊看人家干活,一邊也聊天的人很多。小孩子也邊聽、邊看、邊嬉鬧。
還有一種游商,主營陶制的瓦盆、瓦罐、瓦甕。瓦翁俗名“硌簍”,是盛米、面的器物。背后是從新石器時代就流傳下來的制陶業。瓦盆可以洗臉,也可以用來盛飯。瓦罐可以盛水,是日常用具。新絳不乏此類陶窯。
前面說到的,在春節前賣“頂吧”的游商,挑著擔子,生意格外紅火。這“頂吧”是玻璃制品,一根細管連著圓鼓型底子,底子很薄,一吹一吸,引起底面震動,發出清脆的“嘚啵嘚?!表懧?。手拿著放在嘴上,一呼一吸,力氣不可太大,也不可太小。大了,就吹破了,小了則吹不響。不吹時,要輕拿輕放,掉到地上會粉碎。吹破的是多數,不值幾個錢,是過年特有的娛樂器具,大人小孩都愛玩??上?,現在見不到了。
有首民歌叫《走絳州》,唱的是鄰近地區的商販到新絳做生意,其實新絳人也到外地做生意。而且,陜西有陜西的版本,襄汾有襄汾的版本,翼城有翼城的版本,晉東南也有晉東南的版本。據薛俊其先生考證,陜西古同州(今大荔、合陽一帶)皮影、木偶戲里有一出《賣雜貨》的小戲,是搞笑的,第一句唱詞就是:“貨郎子我本是那個絳州人,擔上個擔擔出了門?!边@是新絳人把生意做到了陜西。
據《新絳文史》第八輯·工業專輯著錄,1949年10月前,新絳縣有制皂作坊19家,紡織業209家。棉紡織業除織布外,尚有毛巾、手帕、線毯、面袋、腿帶、彩帶、松緊帶、三藍帶、花線繩、線衣、線褲等多個品種。1949年,僅腿帶就年產6150打。鞋帽、服裝、童裝、點心、糖果……新絳都有生產。是名副其實的手工業城,也是名副其實的手工業產品交流集散地。
運城日報、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(含圖片)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,例:“運城新聞網-運城日報 ”。
凡本網未注明“發布者:運城新聞網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