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發布者:時間:2022-12-13
□張雙林
北京宣南的陶然亭公園,除陶然亭名聞遐邇外,園中的亭之多,在北京堪稱第一,恐怕在國內也屬前列。有趣的是,康熙年間的工部郎中江藻所命名的陶然亭并不是亭。所謂陶然亭,不過是古剎慈悲庵內蓋的三間廂房而已,從建筑形式上只是個敞軒。江藻本人在《陶然吟并引》中稱“因構小軒于庵之西偏”,也證明陶然亭不是亭,但是依然可“坐而樂之,時時往游焉”。
最早的陶然亭可能亭太小,不方便友人在此飲酒賦詩,故拆了小亭蓋了敞軒,即如今的樣子。江藻族兄江皋在《陶然亭記》中就有“更撤其亭而軒之”,便是佐證。人們坐在這里可以臨窗四處眺望,尤其在秋末之際,望著軒外遠處的西山山巒,近處的葦塘,喝著菊花酒吃著螃蟹,顯然是人生一大樂事,真是“與君一醉一陶然”了。
陶然亭雖不是人們印象中的亭子,但幾百年來,留下了數量眾多的詩詞,從而證明了陶然亭歷史底蘊之豐厚和人文氣息之深邃。在王煒等人編的《陶然亭公園古代詩詞選》中,就收錄了文人墨客135人的250首作品。至于陶然亭原本是亭是軒,古今人士并不十分在意。到了現代,陶然亭公園里的亭子多了起來,尤其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“華夏名亭園”景區出現之后,陶然亭名副其實了。
(《北京晚報》)
運城日報、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(含圖片)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,例:“運城新聞網-運城日報 ”。
凡本網未注明“發布者:運城新聞網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