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發布者:時間:2022-12-13
□繆士毅
枕謎 民間流傳著一些與枕頭有關的謎語,有的是謎底為枕,如謎面為“一休”,打一商品名(謎底:單人枕頭);如謎面為“姐妹兩個一般大,收拾打扮隨姑娘,擦了多少油和粉,聽了多少知心話”,打一用品(謎底:枕頭)。而有的則是謎面中含有“枕”或“枕頭”,如謎面為“枕頭”,打一成語(謎底:置之腦后);如謎面為“偏聽枕頭風”,打一電影名(謎底:《妻子的信》);謎面為“兩個枕頭”,打一電影名(謎底:《木木》);再如謎面為“兩人合共一枕頭”,打一字(謎底:樅)。
枕聯 在我國浩瀚的聯海中,有的是聯句中嵌有“枕”字,如明朝皇帝朱元璋擅長對聯,一次見大臣陶安以書作枕,即出上聯:“枕耽典籍,與許多圣賢并頭”,才思敏捷的陶安見皇上手搖一把畫有山水的扇子,便應聲吟道:“扇寫江山,有一統乾坤在手?!毕侣撚|景而發,對答工穩,貼切自然,又十分大氣,朱元璋聽后不禁大喜。清代文人王壽祚為金山草堂撰有一聯:“半窗圖畫梅花月;一枕波濤楊柳風?!笨v觀上下聯,動靜相宜,獨具意境,令人品賞不已。
枕銘 古代不少文人志士喜歡用堅硬的物品作警枕,有的還在上面撰寫了奇特的枕銘,如在四川省臨水縣出土的一瓷枕上,刻有這樣的銘文:“過橋須下馬,有路莫行船;未晚先尋宿,雞鳴早看天;古為冤枉者,盡在路途邊?!北彼沃穼W家司馬光,專門用一個小圓木作枕頭,睡覺時,只要稍動一下,頭就會從枕上滑落,人便立即驚醒,醒之后他便繼續發奮讀書,他將這個枕頭取名為“警枕”。(《西安晚報》)
運城日報、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(含圖片)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,例:“運城新聞網-運城日報 ”。
凡本網未注明“發布者:運城新聞網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