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發布者:時間:2022-12-13
本報訊 自鄉鎮機構改革工作開展以來,絳縣古絳鎮緊緊圍繞構建“科學規范、運行高效、權責一致”的鄉鎮機構職能體系要求,不斷提高該鎮“五辦一站兩中心”運行效能。
從“各自為戰”向“協同合力”轉變。機構改革前,鄉鎮“七站八所”人員由縣級部門委派,職能、人員分散,抓落實、抓結果跟進不足。改革后,徹底打破了舊體制思維,制訂和完善了黨政機構設置及職責分工方案,由黨政副職兼任“五辦”負責人,配置股級職數10名、崗位57個,解決了職責交叉不清、忙閑分布不均的矛盾;由黨政綜合辦公室抓統籌協調,從工作批分到督促落實,再到結果反饋,充分調動了各辦公室上下貫通、協同聯動的作用,有效提升了鄉鎮機構運行質效。
從“看得見管不了”向“看得見管得好”轉變。以前,鄉鎮接到群眾反映的違法搭建、安全隱患、環境保護違法問題比較多,但這些違法行為的處罰權都不在鄉鎮,看得見卻管不著。古絳鎮綜合行政執法隊成立后,組建了12名鄉鎮執法人員隊伍,打造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,完善機制運行,確定執法事項,堅持溫度執法、人性化執法。
從“職責不明”向“厘清職責”轉變。以往,鄉鎮職責界限不明,面對縣直單位安排的各項工作,只能埋頭干活。自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,古絳鎮進一步理順工作職責,建立健全鄉鎮、村兩級職責任務清單;派駐單位黨組織關系納入鄉鎮黨委,實行雙重管理;結合鄉鎮工作實際,建立完善各類制度15項,優化鄉鎮工作體制機制。
從“被動落實”向“主動服務”轉變。該鎮積極推進政府職能由“管理型”向“公共服務型”轉變,及時向社會公布了承接的行政審批事項,明晰鄉鎮審批服務事項。全鎮26個行政村成立村級便民服務站組織機構,20個行政村完成高標準服務站建設。今年,該鎮便民服務中心共接待群眾2000余人,辦理事項1145件,幫辦代辦事項935件,其中辦理營業執照809件,辦理事項滿意度測評達到100%,促進了全鎮市場主體倍增。
從“網格有形”向“治理有效”轉變。該鎮通過整合鎮村資源、力量、職能,將全鎮農村林田路井、礦產資源、河流溝壑等風險隱患點納入網格管理,形成縱向到底、橫向到邊的全科網格體系,實現基層治理一圖掌握。全鎮目前建立網格黨支部26個、網格黨小組34個。專項行動開展以來,各村通過網格員排查問題并解決各類民生事項160余件。
(李治儀 張廣瑞)
運城日報、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(含圖片)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,例:“運城新聞網-運城日報 ”。
凡本網未注明“發布者:運城新聞網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